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/台北報導】 2016年11月29日 09:35
減重一族,應該都聽過「健康減重餐盤」(my plate),但是,此概念對於每個人都一體適用嗎?近來,網流傳一款微調版的健康減重餐盤,在設計概念上與正規的健康減重餐盤有所差異性。營養師提醒,提到減重,不可忽略的是運動,因此在進行「健康減重餐盤」方法時,必需重視運動營養評估,才能達到理想的健身體態。
在決定採取「健康減重餐盤」計畫前,也就是將餐盒當成食量計算之前,先想想究竟什麼是「健康餐盤」?營養師蘇妍臣表示,首先要提到此原創概念的祖師爺—「飲食指南」。也許這名詞讓人感到陌生,卻是政府為了民眾預防營養缺乏、促進健康的重要飲食建議。利用一目瞭然的圖案讓民眾參考遵守。以台灣為例,採用的是邁向康莊大道活力扇型圖,而日本是陀螺型、加拿大是彩虹及圓版圖、中國則充滿了古廟風味,雖說畫面好看,內容也大同小異,但是總是缺少淺顯易懂的風味。
均衡養生餐點: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
哈佛醫學院為了能將藝術和營養成功的融為一體,決定去除五顏六色的花花綠綠,將指南反璞歸真,依照健康飲食的最佳比例,於2011年時設計出現今全球廣為流傳的—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。其中的概念十分簡單,餐量一半的蔬菜水果、適量的澱粉及蛋白質,只要依照這樣的飲食比例,不必費心計算就能吃到健康、均衡的養生餐點。
然而,這樣的簡易飲食概念,真能老少咸宜,大小通吃嗎?以運動員為例,根據奧林匹克運動協會的營養建議,這樣的餐盒其實只佔了三分之一的正確答案。以耐力型運動為例,運動營養共分為三階段,第一階段為平日的體重管理,確實與健康餐盤的核心概念相似—「餐量一半的蔬菜水果、適量的澱粉及蛋白質」,的確是維持體態的不二妙方。
耐力型運動者餐點比例必需適度調整,競賽當天或是重度訓練時日,攝取的澱粉類甚至需要達平常日的二倍,再微增量蛋白質及適量蔬果攝取。
耐力型運動者餐點比例 必需適度調整
隨著運動強度增加後,餐點比例就必須調整,尤其澱粉類。耐力型運動者飲食的最終目的,就是「肝醣保存」,利用增加全穀澱粉類的攝取量,尤其在競賽當天或是重度訓練時日,攝取的澱粉類甚至需要達平常日的二倍,再微增量蛋白質及適量蔬果攝取,進化版的餐點比例如下圖示:
以上餐點比例,是針對在耐性型的運動者,如馬拉松、單車、三鐵等項目;此外,雖然健康餐盤簡單好用,不過若是想要靠飲食來讓運動更精準到位的朋友,建議還是找營養師進行客製化的飲食設計,才能吃出理想好體態。
在決定採取「健康減重餐盤」計畫前,也就是將餐盒當成食量計算之前,先想想究竟什麼是「健康餐盤」?對於減肥的每個人所需求的熱量不盡相同!!同時隨著運動強度增加後,餐點比例也就必須調整。做出飲食的設計才能養出好的體態喔!!
|
【以上療程、圖片為實際案例,做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,非屬醫療廣告行為。】
留言列表